期待台灣的數位保險市場發展-從全球發展潛力看本地機會

發佈日期 / 2025-08-19詹芳書 教授-東吳大學
11381 870
期待台灣的數位保險市場發展-從全球發展潛力看本地機會

〈本專區由Yahoo邀約採訪編輯〉


隨著全球保險業進入數位轉型加速期,線上保險(Online Insurance)市場正展現強勁成長動能。根據 Market Research Future 的預測,全球線上保險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 2,919 億美元,擴張至2034年的 6,547 億美元,年均成長率達 8.41%。這樣的成長趨勢不僅反映科技進步的成果,也顯示出消費者行為、風險意識與產品創新正在深度轉變。站在這波國際趨勢之上,我們不禁要問:台灣的數位保險市場是否也有同樣的發展潛力?

全球線上保險之所以能快速成長,首先是因為智慧型手機與網路的普及改變了消費行為。越來越多消費者偏好在線上搜尋與購買保單,享受即時比價、彈性選擇與自主決策的便利。此外,保險科技(Insurtech)企業大量導入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技術,使得保單設計與風險評估更貼近個人化需求,理賠流程也更加自動化與即時化,降低了過去繁瑣手續造成的摩擦成本。

除了科技帶來的效率與彈性之外,另一個重要的推力來自風險意識的提升。疫情與經濟波動讓人們更加重視財務安全與保障需求,進一步提高了保險商品的滲透率與接受度。這也促使短期型保單、按需型保單與訂閱制保障等靈活產品快速成長,特別受到年輕族群與非典型工作者的青睞。

從市場結構來看,全球線上保險涵蓋健康、壽險、車險、住宅與旅遊等多元領域。其中健康險因醫療費用上升與政策支持而成為最大宗;壽險則受惠於可支配所得增加與家庭責任轉變;車險與旅遊險則因使用型保費模式與即時保障設計而成為創新熱點。在通路方面,直達消費者(DTC)與線上保險比價平台逐步取代傳統通路主導地位,保戶得以快速完成從資訊搜尋到投保的全流程操作。

回到台灣,我們其實擁有相當具潛力的市場基礎。首先,台灣的智慧型手機與網路使用率極高,民眾數位素養充足,加上保險滲透率本就居亞洲前段班,顯示出高度成熟的保險需求與消費者接受度。台灣民眾對健康、退休與資產保全等議題的重視,也提供數位保險產品設計多元化的契機。

同時,台灣在電子支付、身份驗證、雲端基礎建設等金融科技領域已建立一定能量。若能與保險產業進一步整合,將能催生嵌入式保險(Embedded Insurance)與跨域保險服務的新形態。例如電商平台提供配送保險、共享交通服務結合車險、健康App與穿戴裝置導入個人健康險等,皆可望為市場注入創新動能。

然而,潛力若要真正轉化為現實,仍需政策面的積極配合。台灣現行保險監理制度仍偏重傳統商品與業務模式,在商品審查、銷售流程、資本門檻等方面對純數位保險公司而言仍具限制。此外,保險通路仍多仰賴業務員銷售,對數位通路存有利益排擠與文化抵抗,這也使得多數傳統業者在推動數位化策略上較為保守。

未來,若台灣能持續建立開放式保險資料平台、放寬創新產品審查機制、鼓勵保險科技新創發展與推動跨業合作,則數位保險市場不但值得期待,更有機會走出屬於自己的特色模式。參考國際如 Lemonade Root Insurance 等企業成功經驗,只要能透過科技與制度創新結合,台灣同樣有機會在亞洲甚至全球數位保險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我們不僅可以,也應該對台灣的數位保險市場懷抱高度期待。

相關焦點議題文章

【葉啟洲 教授】騎車自撞路樹,可以申請強制車險理賠嗎?

【彭金隆 教授】實支實付保單關鍵在專業核保而非張數!

【彭金隆 教授】無人車時代即將來臨 是否會翻轉產險業?

【Tim嫂來分享】住宅火災保險-租屋保障款 租屋族的好朋友

詹芳書 教授-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教授(現正借調擔任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總經理)、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總經理;曾任東吳大學教務長、商學院副院長、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主任、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監事、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國際康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陸家嘴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專長為精算科學、保險財務管理、清償能力分析及保險商品創新。

全新功能

立即訂閱Yahoo!E保網推播通知,隨時掌握各種保險知識及各項最新活動&優惠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