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位轉型為保險業的永續經營加上一層金鐘罩

發佈日期 / 2023-03-16詹芳書 教授-東吳大學
171435 6509
以數位轉型為保險業的永續經營加上一層金鐘罩

〈本專區由YAHOO邀約採訪編輯〉


「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出自於清代沈復《浮生六記》中的兒時記趣一文,描繪的是作者對日常生活環境的細微觀察。筆者觀察保險業近年來的發展亦常有同感。從開放設立民營保險公司以來,我國保險業歷經一甲子的發展與高速成長,產業規模已逾新台幣30兆元。2023年開年以來,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及利率匯率環境大幅波動,保險業的經營越顯艱鉅與挑戰。

過去60年來,隨著市場開放及費率自由化,產壽險市場已呈現充分競爭的生態。充分競爭提高了保險公司的經營水準,促進了市場迅速發展;充分競爭讓保戶能獲得更好的服務與取得更多的保障;充分競爭更使得保險從業人員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然而,環境的改變對保險業的發展從來沒有特別優待。2019年底至2022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原本獲利穩健的產險業因防疫政策轉變而產生逾新台幣2,500億元的鉅額理賠,清償能力年年超標數倍的產險業須執行數次的增資甚至是從沒想過的借款,才足以履行理賠的責任。2022年下半年,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持續升息,造成新台幣與美元利差大幅擴大,造成壽險業淨值一夕蒸發。2022下半年因原呈現升值的新台幣走勢一口氣從歷史高點高空下墜,全年新台幣貶值幅度近10%,短短數月新台幣又大幅彈升,使壽險業匯率避險成本大增,一度使外幣資產占比較高之大型壽險公司產生現金不足的窘境。

作為管理風險的保險業,如何在競爭市場中生存與茁壯,避免被癩蛤蟆所吞吃,首要之務是對資訊的「掌握(取得)」、「儲存(系統化)、「溝通(傳遞解釋)」與「運用(整合與協作)」,這也是筆者每每提及數位轉型時,強調的重點「資料最關鍵」。面對無處不在的風險,保險業必須更細心地去制定數位轉型的目標,透過預測分析獲得關鍵業務洞察力,敏捷地採行有用的決策,妥善地管理資源,降低溝通成本並縮短作業時間,以增強與各利益關係人(股東、客戶、員工及供應商)的互動。在競爭市場下,我們無法預知誰能幫助保險業如同沈復先生幼時一樣「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面對後新冠肺炎疫情時代及資本市場的動盪,更需要透過數位轉型厚植管理風險的能力,為保險業的永續經營加上一層金鐘罩。

詹芳書 教授-東吳大學
現任東吳大學商學院副院長、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曾任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監事、國際康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陸家嘴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專長為精算科學、保險財務管理、清償能力分析及保險商品創新。

全新功能

立即訂閱Yahoo!E保網推播通知,隨時掌握各種保險知識及各項最新活動&優惠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