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險買氣爆發 是商機還是風險?
發佈日期 / 2021-07-10彭金隆 教授-國立政治大學
〈本專區由YAHOO邀約採訪編輯〉
疫情吃緊導致民眾憂慮感增加,也讓近半年來防疫險不論壽險或產險商品都出現大賣的現象。像這種險種承保的量這麼大,看來商機無限,但接下來保險公司可能要面對這個風險該如何處理的問題!
根據統計截至5月31日止,產險防疫險保單新契約件數高達504萬件,收入約25.8億元,實際理賠件數1,237件、理賠總額才9,339萬元,平均一件理賠案件約7.5萬元;台產的防疫神單保費接近15億,截至五月底理賠金額8,433萬元,以這樣的收入與理賠數字來看,防疫險的獲利似乎很亮麗,但疫情爆發後,日前許多保險公司開始決定收手,似乎也透露了市場對防疫險未來風險過大的憂慮。
保險業設計商品擬定費率的方法,大都是以過去的經驗來預估未來事件的發生率,如果某種事件過去有長期而且平穩的資料時,保險公司經營風險相對就比較低,比如說汽車發生事故的發生率,除非環境法令有甚麼重大的改變,多年來應該會有一定的模式在,因為已經有過去大量而且穩定的數值可以參考,所以風險預估也相對容易。
但是市售許多防疫險當初設計時的假設,如果只用過去台灣的發生率經驗來推估,確實會覺得做防疫險是安全的。但可能要考慮的是,不能只用台灣的經驗,而要用全球的經驗來看才是比較好。因為以去年台灣的防疫表現來看的話,確實會覺得這個保單是很可行!但是以今年的疫情來看,狀況卻大不相同,因為有更多新資訊進來以後,保險公司立刻感覺到有風險遽增的壓力,所以部分公司決定要暫時停售。防疫險普遍收的保費不多,扣除作業成本、通路費之後,獲利空間已經有限;一旦大規模的流行疾病發生,像馬來西亞單日五、六千人、日本幾千人、印度幾十萬人確診,疫情就可能變成一個巨災風險,就不是用傳統的風險計算可以算得出來的。
面對這種突發巨災風險,像氣候變遷以及這次新冠肺炎這種流行疫病,問題就是完全不同。對這種大規模不可控的基本風險,保險通常是不承保巨災風險的。因為承保巨災要有特殊的作法與技術,譬如必須有風險分散的能力,或有良好的再保安排,可以透過全球進行風險分散;再不然就是有很好的避險措施,否則這種巨災風險比較難預測、波動比較大,一般商業保險是比較不會去承保的。此次疫情難測確實有衍生為巨災的可能,整個計算費率的基礎也不穩定,因此妥善的風控就更為必要。
此外,防疫險市場隱藏著不小的逆選擇風險,這些都是產險公司比較不熟悉的領域。所謂逆選擇是客戶擁有更多有關自我的資訊,而保險公司卻不知道,因此高風險群就有更強烈的動機去購買這個保單。消費者如果覺得他染疫的風險比較高,他並不會告訴保險公司,反而會有更強的動機來購買以及買更高的保額,最後保險公司都承保到那些真正的風險高過保險公司預期的客戶,防疫險就有這樣的特性,因此保險公司必須特別注意。
因此疫情一旦成為巨災,對於保險公司就會產生很大的風險缺口,因為個別風險單位的相關性太高,彼此無法分散風險,這也是為何主管機關要求各家公司自訂防控機制,因為這是必要的!我們面對的是這種有可能演變成巨災的風險,保險公司自己要設控來管制風險的承受量。
日前許多保險公司提出停售防疫險的措施,應該是推出產品時,沒想到後來台灣確診數會暴增這麼多,僅憑過去的經驗來推估未來並不可靠,僅用台灣的發生率,以去年模範的防疫狀況為基準,有人說在台灣要確診的機率跟中樂透的機會差不多,但現在或許已經高出數百倍以上,用去年的經驗開這個費率,風險暴增可能是始料未及的!
產品設計的時候,必須仔細地設想後續可能衍生的風險,並給予合理的保費定價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容易就會引發購買潮以及嚴重的逆選擇風險,因為消費者會覺得這個險損失有限但是未來獲利機會不小,感覺像買樂透,這不但不是保險的本意,更容易導致保險公司風險驟增。
其實防疫保險是不是該承保一些小額理賠,確實也要考慮一下。若產險公司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考慮的是「獲客」跟「聲量」,希望透過這個機會可以開發許多潛在、有購買潛力的客戶,因此如果能做好風險控管那就另當別論。否則商品設計讓消費者付個幾百元或千餘元,而得到給付可能只是幾萬元(如確診得3萬),不只行政成本耗費很大,對社會保障功能也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