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三險必保 上路就算有驚也無險
發佈日期 / 2025-03-10
▲統計至2025年02月底,2,300多萬人的台灣,登記的機車高達1,466萬部以上。
圖/pexels、pixabay、getty images
2018年,在國家地理頻道「年度攝影師大賽中」,一張「台北橋機車瀑布」的照片,曾經讓國際驚嘆,密密麻麻的機車宣洩而下,凸顯出台灣世界第一的機車密度。截至2025年02月底的統計,2,300多萬人的台灣,登記的機車有1,466萬部以上,驚人數字曾經讓韓國旅遊YouTuber驚訝問說:不會出車禍嗎?
的確在車擠車的台灣,機車交通事故頻傳,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機車上路要有驚無險,保險絕對不能少,強制險是必須要、第三人責任險是有必要,而超額責任險是最好要。
政府推行機車強制險 減少事故受害者
台灣地狹人稠,人多車也多,而且大車、小車、重機、機車甚至自行車,各種交通工具共享馬路頻寬,在技術不同、車速不一之下,仍有人會忽略了交通規則,導致事故頻頻發生,為了保護受害者,政府強制規定車輛上路前必須投保「強制險」,主要在保障騎士以外的受害人,所以不保強制險,可是會被罰款,罰單金額比投保保費還要貴,豈有不保的道理。
▲根據產險業者的統計,車禍傷亡平均和解金額落在300萬到500萬之間,因此多出的金額,肇事者必須自行負擔。
只是保了強制險,真的就夠了嗎?不少民眾購車當下為了省錢,只投保強制險,卻忽略了強制險的保護對象是人,而且理賠金額度不高,也無法賠償到財物損失,一旦事故嚴重,對方人傷車毀,肇事者卻沒有其他保險的幫忙時,可能會為此賠到傾家蕩產,所以第三人責任險也是機車騎士必要投保的項目。
體傷財損 第三人責任險提供更多金援
機車強制險在理賠方面有上限,體傷最高20萬、身故或失能最高200萬,然而根據產險業者的統計,車禍傷亡平均和解金額落在300萬到500萬之間,因此多出的金額,肇事者必須自行負擔。這時如果有投保第三人責任險,不只金錢負擔減少,連事故調解或調和,都可由專業的保險公司來處理,比起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在保額上面更可以依照消費者的自身需求,選擇更高的額度,因此不論財務或精神壓力,都可以得到紓解。
只是在現今的道路環境,有了第三人責任險,機車騎士一旦肇事發生碰撞,就算沒有人受傷,還是可能賠到痛哭流涕,就是因為類似像「瑪莎拉蒂」這類高價奢華車款或超跑滿街都是,面對這一類車款,機車族一旦撞上它,真的會欲哭無淚,因此所謂的超額責任險,已經是目前汽機車產險市場的主流商品之一。
超額責任險 免除不能承受之重
現今的台灣汽車市場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進口車賣的不比國產車少,加上電動車雖然尚未普及,但是特斯拉的Model 3已經隨處可見,機車族要是撞上它,光是鋁鎂合金製的保險桿要更換,可就不是幾萬來計算,更遑論滿街超跑,一個不小心,可不是一般人能負擔得起。
▲於機車族來說,在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之外,再投保所謂的超額責任險,可以說築起三層保險防護。〔圖/pixabay〕
所以對於機車族來說,在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之外,再投保所謂的超額責任險,可以說築起三層的保險防護,如果真的發生事故,在保險公司的協助下,妥善處理賠償事宜,把對自己的傷害減到最小。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保險本是未雨綢繆,保障自己和對方的一種方式,千萬別為了省點小錢,該買的保險沒買,卻面臨更大的損失。畢竟對許多機車族來說,每天遊走在車陣中與時間競賽,除了注意安全,有了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超額責任險,才能將事故發生時的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