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革新產險理賠流程:更快、更透明、更安心

發佈日期 / 2025-07-02詹芳書 教授-東吳大學
2142 74
區塊鏈革新產險理賠流程:更快、更透明、更安心

〈本專區由Yahoo邀約採訪編輯〉


產險理賠流程長期被認為效率不彰,從資料不一致、理賠時間過長到理賠詐欺層出不窮,保戶與保險公司雙方都深受其擾。然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其資料不可竄改、去中心化同步、智慧合約等特性,正逐步為這一困境帶來解方。本文將深入探討區塊鏈如何革新產險理賠流程,並以國內外案例說明其實際應用情況與未來可能性。

產險理賠程序往往牽涉多方,包括保戶、保險公司、醫療機構、第三方鑑定單位等。現行制度中,各方所持有的資料常存在落差,加上缺乏及時共享的機制,導致理賠申請審核繁瑣,流程冗長。不僅如此,人工核對與資料不一致的情況也增加了出錯風險與處理成本。此外,資訊不透明也讓不肖人士有機可乘,藉由重複投保、偽造證明等方式進行理賠詐欺,對整體保險生態造成損害。

區塊鏈的應用,正是針對上述痛點而來。透過分散式帳本技術,所有參與方都可同步擁有同一份資料,不僅提高資料一致性,也能確保任何一筆資料一旦上鏈即無法修改。這樣的透明與防竄改特性,有效解決了過往核對困難的問題。再者,藉由智慧合約,保險公司可預先將理賠條件寫入區塊鏈中,一旦觸發條件,例如航班延誤達標或醫療證明完成上傳,系統便可自動執行理賠流程,無須人工干預,大幅提升效率。

在國際上,德國的保險科技公司 Etherisc 推出了結合區塊鏈與航班資料的延誤保險,只要航班出現延誤,智慧合約便會自動完成理賠,保戶無需提出申請。美國 Lemonade 則在非洲推行結合氣象資料的農業氣候保險,當降雨不足或災害發生時,智慧合約即自動補償受影響農戶,避免因為基礎建設不足而導致理賠困難。歐洲的 Allianz 也已將區塊鏈技術導入於跨國車險理賠,讓各地分支機構能即時共享出險資訊,加速審核流程並減少重工。

在台灣,產險業界也積極嘗試應用區塊鏈。2022年由產險公會主導,14家產險公司聯合建構了「產險聯盟鏈」,使各家公司可在鏈上即時交換汽車保險事故的受理、審核、追償等資料。由於資料經加密處理且不可篡改,能在保障隱私的同時,顯著提升處理速度與風險控管能力。據業界觀察,實施後強制險理賠時間幾乎縮短了一半,且有效避免了重複理賠情形。

同時,壽險與產險業者也合作推動醫療理賠聯盟鏈,串連醫院系統,使病患在出院後無需再提交紙本資料,醫療紀錄與費用明細可由醫院直接上鏈,保險公司據此進行審核與理賠。這樣的無紙化流程不僅減少病患負擔,也降低醫院與保險業者間的行政溝通成本。

儘管目前應用尚以特定險種或案例為主,但區塊鏈理賠仍具有廣泛的未來潛力。台灣保險業界未來可考慮進一步擴大區塊鏈的資料串聯範圍,例如與警政、氣象、健保署等單位合作,建立跨部門的一站式理賠資料平台。針對特定簡單、條件明確的險種,如車險、旅平險、定額傷害險等,則可率先導入智慧合約自動理賠流程,累積實務經驗後再擴及其他險種。

同時,監理機關亦應持續提供法規鬆綁與技術指引,例如針對電子資料、區塊鏈資料效力、電子簽章合法性等進行明確規範,為創新應用鋪路。此外,資安也是推廣應用的關鍵,保險公司在導入區塊鏈時,應確保加密與存取權限設計完善,以防止敏感資料外洩或節點遭惡意攻擊。

綜觀而言,區塊鏈不只是保險科技的技術潮流,更是重塑保戶信任與優化理賠服務的關鍵力量。透過資訊共享、流程自動化與風險透明化,產險公司能在提升服務品質的同時,也強化營運效率與風險控管能力。未來的保險理賠,不僅要快,更要準、要安心,而區塊鏈正是推動這場轉型的關鍵引擎。

詹芳書 教授-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教授(現正借調擔任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總經理)、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總經理;曾任東吳大學教務長、商學院副院長、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主任、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監事、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國際康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陸家嘴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專長為精算科學、保險財務管理、清償能力分析及保險商品創新。

全新功能

立即訂閱Yahoo!E保網推播通知,隨時掌握各種保險知識及各項最新活動&優惠訊息!